查看原文
其他

黄怀海:在西藏林芝,建一座看得见雪山的房子

李梓佳 建道筑格ArchiDogs 2019-12-01




__________




单是“西藏”两个字,已能让无数人

开始关于神秘、壮美和未知之地的美好想象。

然而,走进西藏,你会发现:

她,早已不是詹姆斯·希顿

在《消失的地平线》中所描述的

安静富足、不为人知而从未远离世界,

可永恒探求未知的神秘世界;

今日的西藏,

传统与现代裹挟前进,

矛盾、活力与生机共存。


而在这里的建筑实践者,

又是如何回应这壮阔的雪域高原的呢?



人物


黄怀海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设计四院 执行总建筑师


清华大学 建筑学学士/硕士

瑞士库尔建筑学院访学


“建筑设计能做的事情有限

但它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我珍惜每一个机会.”





以下为正文:




ArchiDogs:您主创设计的“西藏电力林芝培训中心”去年获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类一等奖,可以大概介绍下吗?


黄怀海(以下简称Hai):这是一个近两万平米的公共建筑,2010年设计,2012年落成。能够在这个西藏项目的全过程中得到历练,比较幸运。获奖算是对设计工作的肯定,尽管项目有不少遗憾。


2010年初,副所长走进大办公室问:这儿有个新项目投标,哪个想去西藏?我一听西藏,赶紧接口,生怕被抢。之后如愿进了西藏:看现场,考察西藏传统建筑;再回成都做方案、投标中标调整、跑工地……一直到13年初建成。


读研时看《消失的地平线》,讲香格里拉雪山里的美丽幻境。我生在南方,在北京读建筑,毕业时还从没来过西部,想着西边可能挺好玩,来工作的话云贵川藏都可以转一转,没想太多来了成都。所以一听西藏项目两眼放光。(谁能想到接下来的三四年里,因为几个藏区项目,西藏、青海跑了二三十趟;而因为设计工作太苦逼,成都周边好多地方还没去过)。




ArchiDogs:第一次进西藏有什么感受?林芝现场呢? 


Hai天地大美。从成都的阴天里到了林芝,阳光照耀在雪山和江河上,生活中的琐细都没了。林芝海拔2700m,在西藏不算高,雪山环绕风景很好,有东方瑞士之称。投标时我参加工作正一年,从瑞士回来也不久;进了林芝再次走到雪山近前的感觉,还是很深刻。


从林芝的米林机场出来,一路都美呆了。然而到了八一镇却发现城区建设跟内地没什么区别:路网是直的,行道树、铺地砖都跟内地一样;市区外围的自然里那么好的当地林木,有的行道树却还用的外地树种。规划和设计并没有太系统的、关于地域特质的回应,只是房子会有各种样式的藏式装饰。



ArchiDogs:城市建设的确千篇一律,所以你设计时就考虑另辟蹊径,建筑风格以朴实为主,强调与自然的亲近?


Hai:谈不上另辟蹊径,在自然环境如此之美的地方,会更小心地做设计。林芝景色那么美,新修的大部分房子却特配不起,让人无语。我选择的不是复杂夸张的造型,也并没有关于形式探索的表达欲;而是希望通过设计让人们能够不过分关注建筑,转而关注建筑周围的自然。其他投标方案也有体量很大、造型穿插咬合,藏式风格浓烈的,但我认为并不合适。



设计想的更多的是,如何学习当地建筑的建造语法,让建筑谦逊地融入自然环境,房子应该可以是简简单单的。我的硕士阶段学习跟随王路老师,研究方向是当代乡土、批判地域主义这块,无法认同形式和符号的简单描摹。西藏风景很好,我们的设计最后就是朴实的房子,没有奢侈之处。室外材料真石漆为主、局部石材;室内空间也没有多高多大。


其实也是有意识地,意图区别于一些类似建筑铺张排场的常规做法,希望能够实现以小为美、以自然为美的、虽不常规,但个人觉得更为正确的建筑。幸运的是业主也认同不用搞那些多大多夸张的,小可以,好,就行了。



ArchiDogs:那西藏当地的文化和建筑有带来灵感吗?


Hai:当然有,设计的最初工作之一即是研究和学习西藏传统建筑,寺庙、民居、林苑等等;这项工作伴随每一次进藏持续加深。每次多了解一点,你就会愈发感受到传统建筑所达到的成就之高度和系统之完整,新的时代背景里已无法一一再现。


整体而言,空间组织的逻辑和单体建造的语法都来源于对传统建筑的研习。聚落状的总图和体量单纯的单体构型等都是在学习的基础上展开的设计。化整为零的总体布局,能够实现弹性使用与适宜尺度;中心庭院和风雨环廊则定义出聚落和活动的中心,点明公共建筑的属性。


总平面图首层平面图

传统村落与总体鸟瞰设计效果


受限于材料获取的困乏和施工劳作的困难,西藏的传统建筑外部体量都很单纯,而内部空间有一定的变化。项目的设计沿用这一单体构成的建造语法:各单体体量单纯,但内部通过天井、露台、围廊来适应不同的功能需求并获得良好的小气候。在光环境的处理上,也借鉴了再现类似传统建筑的,外部明亮、内部较暗的空间感受:西藏干热,阳光强烈,外窗不大;单体建筑往往通过天井来采光:房间比较昏暗,天井比较亮。


呈现一个小聚落,而不是一个庞大的单体。这是对人性尺度的继承:用传统的村子里修房子的方法来修这个大的综合的建筑,但同时又把功能给分散掉了。这样单体不会很大,不会仿佛气势汹汹地说你看我这房子很霸气很地标这种。


另一好处是:单体和单体之间有外部空间,有庭院,有通廊,可以看到西侧的雪山。

            


ArchiDogs:可以看到雪山呀~那往外望的风景不是很美?


Hai:很美,基地在尼洋河谷,抬眼就能看到西面的雪山——在入口大堂的西立面,留有一个水平长高窗,即是让人从东面进入建筑之后,就能看见由长窗所界定的雪山画面。


自然画卷的领略需要空间的提示,环绕中心庭院的风雨环廊也起着类似的作用。人可以在廊子的水平檐口下感受起伏的山体。另外,与拉萨不同的是,林芝的降雨量很大,风雨环廊把各个房子给串到一起,刮风下雨走起来也比较方便。


大昭寺中央庭院和风雨环廊


ArchiDogs:风雨走廊颇有特色,有参考大昭寺的环廊吗?


Hai:对的,投标时没有这个环廊;在中标深化后,最初是基于功能和气候的考虑,风雨环廊的想法开始生发;在后来不断地去西藏,参观学习传统建筑的过程中发展并整合入设计。


有一次在大昭寺,赶上修缮,看见人们坐在庭院二层的檐口边打夯阿嘎土,动作随着歌唱的节奏起伏,或者在打夯的同时相互聊天——建造就是公众生活的一项内容。这种公共性,是需要建筑的界定并能创造场所感的。在培训中心的设计里,借由环廊所限定的空间层次和形成的景框,它最大程度地利用了景观,并塑造出整个场地的核心。人们可以聚会,跳锅庄,或者是展开其它公共活动。


大昭寺中央庭院和打夯 阿噶土


罗布林卡(注:罗布林卡是位于拉萨的达赖夏宫)的藏式园林也为景观的处理提供了参考:外借内造的景观策略,以步行小径为基本骨架,用水系分隔动/静,辅以乔木草坪,简洁大气;设计在把握用地界面的自然性(西侧)与城市性(东侧)差异同时,推敲借景、造景,努力将自然之美与园区景致溶为一体。可惜最后植物的栽种没有按设计进行。


ArchiDogs:这个项目能获一等奖,你觉得是凭哪点打动评委?


Hai:也许是对待传统的态度。对既有建造语法的学习和传承,而非新形式的创造,同样可以是好的建筑。


现在西藏在修的很多房子也很现代,但现代不意味着需要与传统对立。我在拉萨看见年轻的藏族妈妈带着娃儿在德克士里,喝可乐、吃鸡翅很开心;这跟我去西藏之前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去之前想的过于文艺了,以为只吃糌粑、喝酥油茶;其实年轻一辈的生活方式跟我们没那么大差别。但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在大昭寺门口,你可以看见磕长头的虔诚的信徒,人家是一路磕到大昭寺;精神性的东西在延续。那对于建筑学而言,问题就来了:到底是什么在传承着这些精神性,而我们的建筑又能做些什么?林芝项目算是一次尝试。


ArchiDogs:你学的是乡土建筑,听介绍觉得里面多少也有点乡村聚落的意思?


Hai:有,乡土建筑算是泛指,读研跟王路老师研究的方向是当代乡土(Contemporary Vernacular)。


幼时长大的房子也是传统建筑,老家带天井的闽南大厝。每年过年,大家就在敞厅里,过大年拜天公。学过建筑之后回头看,你发现几千年的居住经验,都在老房子里:它的各个专业没有分那么开,空间组织、比例色彩、通风排水;对材料、工艺的选择,还有经济性的考量以及对应的民间建造方式,整个真的是凝聚了一个时代的智慧。传统的、乡土的建筑是进化了千百年的有机体,比起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更有灵性。跟老房子比起来,设计院里我们这些只有总图和外立面的建筑,只好意思叫做工程。


正因为明白传统建筑成就的高度,在西藏做建筑设计更会敬畏,会先学习传统的建筑是如何设计和建造的。顺便说一句,西藏传统建筑研究的书近年陆续有出,陈耀东老师的《中国藏族建筑》的专业性和系统性提供了很大帮助。


ArchiDogs:那高原的建筑材料有什么特别要注意的吗?毕竟气候环境与平原不同。


Hai:有,高原物力维艰。西藏工业不发达,有些材料没有(比如经常在找平层用的炉渣,西藏没有高炉也就没地方找炉渣);不少装饰材料需要从外往里运;材料从成都采购,不是从川藏线进的林芝(川藏线较险,尤其夏天经常塌方,大货车通行不便),而是从成都拉到西宁,从西宁走青藏线到拉萨,再从拉萨往林芝运。想想地图上的路线,实在是遥远且坚辛的路途!这种情况下,必须想清楚,哪些东西是必要的,哪些是可有可无的,设计需要精简再精简,没有足够理由支撑的形式趣味走不到最后。


高原的地理特点也会对材料有要求:强紫外线、低气压、强日照和大(昼夜、冬夏)温差、还有冬天的冻土和风沙。高原的强紫外线照射下,个把月衣服就能变色。我请教了材料系的同学,他告诉我:有机物在强紫外线照射下,C-Cl的化学键会断裂,Cl原子与Cl原子结合成氯气逸出,长链高分子的分子结构改变,材性也就跟着变了。所以,在直接晒到太阳的地方,需要慎用有机材料。传统藏族建筑的外墙涂料都是无机材料。还有气压,施工单位告诉我以前中空玻璃会在翻唐古拉山口的时候爆掉,因为中空内外的气压差发生了变化。  


再有一点是与材料策略的选择。一开始会觉得,应当尽量用当地材料当地工艺。但到现场后,才发现想利用当地的材料和工艺都很难:比如毛石、木材;尽管林芝森林资源丰富,但本地只有木材初级的砍伐,并没有像样的加工体系和加工能力。材料与整个地区工业制造体系的发展相关,传统工艺在主流建筑行业的工艺冲击下已经很难有生存空间。在这个时候,选择轻质、运输成本小的材料也是积极可取的。



ArchiDogs:从设计到落地,高原施工时有遇到困难吗?


Hai:现在想起来,最大的困难是设计自身。没有足够的设计资源投入到一个项目上。施工单位来自成都,技术负责人对设计的理解很到位,施工水平也很好;原先担心的施工能力,在这个项目里不是问题。倒是设计,设计院的产值导向决定了不可能在一个项目上投入过多的人力,那两年成都周边建设量很大,从设计院经营的角度,林芝项目是一个遥远的普通项目。从设计院内部的薪酬机制上,单个项目过高的人力投入对于个人是不划算的。总而言之,从宏观到微观,沿袭至2002版《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的设计收费,依据工程的规模和类型进行的取费,对设计在建筑学上的质量是没有要求的。在方案阶段,建筑单专业可以凭着热情投入,持续优化修改,然而到了施工图和现场服务阶段,你没有理由要求其他专业也跟着建筑不停调整、深化、持续付出,机会成本在那里。


再加上设计周期短、带来的问题就是图纸质量一般,所以被动的、现场的工作量就很大。有三四次施工中期的现场服务,每次三天左右,每天都是白天在工地上走到天黑,晚上在项目部板房里跟施工单位讨论、研究到一两点。快修完的时候,建筑专业施工图,有一大半算得上重新深画了一遍。


还有一个困难是造价。当时投资估算采用的2008年的西藏定额,好些材料、人工都比时价低,而总投资要满足审计要求也不可能采用没有依据的单价。举个例子,人工定额是40元/天;然而到了施工的2011、12年,现场的人工实际是150甚至200/天;所以到了后期,在二装、总图上砍掉了不少东西。


ArchiDogs:那室内怎么样呢?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Hai:室内由于总造价控制,砍了不少内容,比如说整个风雨环廊的吊顶没有实施、有些地毯、木板变薄了;不过总的效果还好,每平米花了1500,这个数字在西藏,算经济的。


室内设计总的想法继续延续室外,从建筑到室内、再到软装、家具的近人尺度越来越藏式,基础装修简单,家具陈设慢慢添上地道的藏式味道。希望人进去感受到的是比较低矮的接近传统尺度的感受,自然光很好。


藏族人挺高大,但传统建筑并不高,民居往往层高2.3-2.6m的样子。一个原因是材料和技术的相对有限(叠层的木柱长度取决于林木获取的难易和牦牛搬运的方便),另一个好处是采暖能耗小;另外传统藏式建筑往往表现出较强的防御性,洞口小,墙很厚(厚重的砌体墙有蓄热的作用)。封闭的形体内,往往有天井或天窗,在内部获得很高的采光效率


虽然整体厚重,但房子的尺度给人感觉很亲切。在西藏参观传统寺庙和民居,进入内部,从较暗的底层爬上楼梯,突然看到阳光从天井或者天窗照耀在室内的空间感受令人印象深刻。


建筑室内


室内空间的天窗


所以在几个客房单元的层高上,走廊采用无梁挑板,全专业配合,以2.9m的结构层高实现了2.6m的客房净高;空间紧凑,采暖能耗少。而且室内尺度贴近传统,室外尺度亲切近人。室内设计也延续了藏式光线处理,强调家具布置的低矮和自然光线的引入;通过天窗、格栅等来实现多层级的室内光环境。去年因改造又去了一趟现场,使用后的室内,感觉还是挺合适。


结构层高的控制:板柱檐廊 



ArchiDogs:有没有人觉得并不西藏,太过现代?


Hai:有,我自己也有过这样的想法。在我第一次看见墙面全部刷白的时候,远远看着垂直的墙角和素白的檐口,感觉很陌生,立面上局部的毛石墙稍微沾了点地气。如果回头设计,建筑的侧墙需要加上侧倾的收分。


在设计之初,曾经坚持新的结构、材料和建造逻辑已经没有必要再描摹写墙体的收分,框架结构砌块填充真实表达就行。但现在想起来,藏族建筑墙体收分的形式表达,已经超越了建造逻辑,具有心理上的意味:墙体的收分有助于厚重感的表达。在西藏严酷的自然环境中,这种厚重感意味着生命的存在。




ArchiDogs:这样经过思索的设计与当地环境才能有更好的融合~那除了西藏电力林芝培训中心,还接触过西藏地区其他的项目吧?


Hai:西南院前辈在藏区设计有不少经典建筑,我也参与过几个其它的藏区项目。在10年到13年,参与了青海玉树的震后援建项目——玉树文成公主纪念馆。



纪念馆位于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勒巴沟口。基地西南侧的文成公主庙又称大日如来堂,始建于唐,因守护公主进藏时在山崖上所刻佛像而建,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承载着一千三百余年来,汉藏两族人民对于千里联姻的共同记忆。


2010年玉树地震后,灾后援建的总体规划拟在庙旁修建文成公主纪念馆,是重建的十大重点项目之一,中国建筑学会邀请我院钱方总建筑师进行创作,我作为建筑专业负责人协助钱总完成了从方案、施工图、到落地的全过程。是个2300平的单层建筑,但并不轻松。


文成公主纪念馆全景图 @存在建筑

纪念馆主入口 @存在建筑 


ArchiDogs:那关于汉藏相融,设计里从哪一点有体现呢?


Hai:其实最初的设计是一个消融在地形中的地景建筑。比起风格或者外观,最初对场地的理性分析更为重要。场地紧邻崖壁,背有冲沟,内有15% 的平均坡度,不远又是国家级文保单位。出于对修建难度,以及对文成公主庙历史建筑的尊重,依山就势、低调谦和的总体布局成为自然的选择。而如何平衡新建筑与原有寺庙的关系,也是设计的重点难点。


设计中形式的体现比较直接:“大唐天路”。唐风木构门楼寓意“大唐”,藏式蹬道主体寓意“天路”,通过两者形态与喻意的结合,表达汉藏两族的相融共生。主体体量顺应地势,沿等高线布置为顺时针展开的三个台地:第一台地为办公及服务区;第二及第三台地为展陈区,按照大唐盛世、吐蕃兴邦、千里联姻、和谐繁荣的展陈主题,环绕中央多媒体厅进行布展。



“天路”屋面全景 @存在建筑


关于唐风门楼,还有一点,是“重走公主进藏之路”的策划。文成公主当年从长安入吐蕃;我们设计的唐风门楼,也选择在西安修建,拆散后重走进藏路,运抵玉树组装,与现场修建的纪念馆主体融为整体。在漫长的方案调整过程中,我们也开始意识到,比起某种固化的形式,汉藏两族的动态交流才应该是纪念馆关注的重点。我们的设计也是希望,当人从砾石铺地的广场走近,在窸窣作响声中,推开一段历史的大门


主入口室内 @存在建筑


ArchiDogs:方案的进程顺利么?这么多复杂的因素要考虑。


Hai:比之前林芝项目的周期长得多。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做过区别较大的15版方案,用地选址也调整了两次。项目对表达汉藏联姻的诉求很强,要求既有唐风又有当地特色;经过十几版方案的往复沟通、协调、优化;在玉树、西宁、北京等地参加汇报、论证、评审,开了很多次会;汇报的对象有政府高层、重建指挥部、学会领导、玉树大小业主、藏族专家、还有寺庙的僧人和活佛……


过程方案2\7\12\19


总而言之,最终获得多方认可和实施的,是现在的“大唐天路”方案。


曾经我们自己喜欢的、抽象的、偏现代的方案,能够获得建筑专家的认同,但并不为玉树藏族专家和业主所接受。印象深刻的是一次在玉树的专家评审会,有位藏族专家说:“昨天评方案,崔恺大师说:好的建筑要融入大地,成为地景的一部分……”我一听感觉有戏,专家可能要认同,结果藏族专家接着说:“我们完全无法理解”。


最终的设计,是在具有唐风韵味的门楼之后,用一个藏式的,呈之字形曲折向上的主体体量,隐喻进藏路途的曲折。现在回头看,方案确定的过程本身也有这么一个不短的曲折。


ArchiDogs:跟林芝项目比起来,现场的施工建造怎么样?


Hai:玉树施工规模小(2700平米,单层建筑),但更为艰苦复杂。玉树海拔3900,比拉萨还高,比林芝高了1200多米;震后援建,施工条件、生活条件都艰苦的多;施工期间政府和指挥部也都还在板房,基地是在结古镇以外,周边没有任何市政基础配套。而且与林芝不同,林芝八一镇汉族人居多,而在玉树基本是藏族同胞,施工过程中还有一些与当地居民沟通理解上的影响因素。


纪念馆的施工单位是中铁二局玉树灾后重建项目部(同样来自成都),他们给予了很大支持,也非常给力。纪念馆的总体设计依山就势,地面是踩在15%的不规则坡地上,顶面是逐级抬高的“天路”,采用的是单层框剪结构:平面完全是顺应山势的不规则斜线,外墙基本全是剪力墙;内部是顺应地形的单向清水混凝土肋梁(梁上还有所有设备走线预留洞),屋面又采用结构找坡满足减荷载和排水……基础和屋面板的土建标高变化复杂,而且外立面还有统一以1/10坡度进行收分的毛石墙,在不同高度的墙体剖面处底脚尺寸也不同。设计对施工的要求很细致。擅长路桥施工的中铁二局浇筑完成的混凝土主体很漂亮。


顺应山体的复杂形体


当然,现场还有一些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其它问题。


比如项目在总图放线的时候,边上文成公主庙的僧人反应,基地西侧有一汪泉水,名曰公主泉;他们担心纪念馆靠得比较近,有可能基础施工要影响泉水;后来我们的建筑也就整体向东移动了十米,并做了相应调整。在土建施工的后期,寺庙来函提出,因担心纪念馆内卫生间下水管道影响泉水,要求取消室内卫生间。在经过仔细沟通之后,我们取消了室内的卫生间,转而在入口广场的对面,增补设计了一个旱厕。建造过程中总有新的问题遇到。


ArchiDogs:唐风门楼的设计是不是很复杂?


Hai:并没有比标高不停变化的钢筋混凝土复杂,但在细节和比例的推敲上下了很多工夫。为了准确把握唐风建筑的气韵,跟钱总一起走了趟西安,拜访了兄弟单位西北院,请教了西北院的同行,还有张锦秋大师。在西安,也实地考察了不少唐风建筑。一开始总担心这个三开间庑殿顶的唐风门楼哪里设计得没按法式,不够“正确”。不过在西安之行之后,也就释然了:总体的章法来自规矩,但是具体的气韵和细节的把握,还是需要个人的拿捏判断。历史上没有一成不变的样式,风格也好,法式也罢,始终是在变化中动态前进。



ArchiDogs:关于这些在西藏的项目,还有什么体会可以分享的么?


Hai:13年夏天,我和同事笑南一起到玉树参加结构主体验收,有天晚上,跟着中铁二局项目部全体到基地近旁的草地上,围着篝火烤肉。刚开始喝酒吃肉都很高兴,后来围着篝火跳起舞唱起歌,从独唱到合唱,再后来不知怎的开始有同志激动地哭,然后一片人都跟着红了眼;尽管我没有哭,但还是为一个团队的团结和奋斗精神所深深地震撼:高原施工太辛苦了,星空下的篝火旁,大家想起自己所经历的艰辛和付出的代价,太多复杂的情绪都化作了两行热泪。


对于建筑师,一个项目就意味着一段经历的时光,和一个曾经的自己。于我而言,是一段经历,在高原的自然中探访建筑,暗叹那些在漫长的时光中凝聚在建筑上的智慧:因为地理的相对隔离和物力的有限,传统建筑往往用着最经济、简单的技术,修建和发展着独属于藏地的建筑;它们的形式与经济技术考量是共生的两面。对于今日的我们,抛开背景去描摹风格化的装饰是很可怕的事情,抛开传承去实验夸张的形式也很瘆人。


比起在单栋建筑中进行形式的创新,我觉得群体秩序理性的建立更为重要。如果你在自然聚落或寺庙中游走,你就会发现,寺庙、民居、单体和聚落的样式和空间差不太多,并不是只有某几个单体伟大。群体底景中的平凡建筑,尽管各个不同,但都统一在一致的建造语法/逻辑和空间秩序中;探访这些建筑就仿佛沉浸在交响的诗篇中,低音沉稳,中音坚定,然后你感受到了高音的闪亮。


现代西藏的建设,群体建造语法(不单是形式)的传续,和底景建筑秩序的建立,也许比地标建筑形式的表达更为重要。





这次建筑之旅

我们去世外的高原上 眺望了纯净美丽的的雪山 

 那城市的高楼大厦中 

我们又怎么去保留关于乡土的记忆

敬请期待下篇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招聘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始建于1950年,是中国同行业中成立时间最早的大型甲级建筑设计院之一,隶属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2004年以来连续被亚洲建筑师协会评为“中国十大建筑设计公司”。并获得“全国工程勘察设计百强”企业称号。


经过60多年的耕耘和发展,我院已逐渐转型为集设计咨询、工程总承包、房地产开发于一身的多元化大型企业集团。未来,西南院将以65年发展的积淀继续保持全国勘察设计企业百强行列、全国建筑设计企业前茅的先发优势,励精图治 ,按照“设计精品、成就员工、服务社会”的发展使命,弘扬“人本文化”精神和“诚信务实、创新超越”核心价值观,不断向“国内发展领先、品质一流,最具竞争力的建筑设计企业”的愿景迈进。


欢迎关注中建西南院官方网站:

或校招微信公众号:中建西南院HR

联系方式: 028-62550013(王老师)


如对中建西南院西藏分院感兴趣

欢迎联系西藏分院人事主管:郭锐

电话:15608110798;邮箱:244307638@qq.com。




版权声明

版权归作者所有,

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取授权。


-THE END -



推荐阅读

城市规划,到底是为“城市”而做,还是为“领导”而做?

你要暧昧的赞扬,还是恶狠狠的专业高标准?

我在美国奥兰多,参加世界最大建筑师年会,听奥巴马夫人聊建筑

看不见的美一一贝聿铭卢浮宫玻璃金字塔的结构细部

从美国回来,我去常德老西门,看生下就老了的房子

我们拼尽全力出国,到底学的是怎样的建筑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